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康复课堂

【病例分享】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新手段

发布时间:2018-08-21 11:25:00 来源:http://www.gxkej.com 分类:康复课堂 次浏览

【病例分享】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新手段


八成骨科患者术后经历中-重度疼痛

疼痛是骨科医生常面临的临床问题,据统计,八成骨科患者术后经历中-重度疼痛,是骨科术后延迟患者出院的第一因素。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围术期无痛、舒适化程度要求的提高,单纯依赖麻醉性镇痛药在患者术后剧烈疼痛或强烈要求时临时应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且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镇痛方因人而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正因为如此,主张多药物、多途径联合的多模式镇痛逐渐成为了近年来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多模式镇痛

多模式镇痛既包括不同作用机制镇痛药物的联合,也包括不同镇痛方法的联合 。在镇痛方法方面,除了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局部阻滞等不同途径的药物镇痛之外,还包括加热、加压、冷却等物理神经阻滞


低温是物理神经阻滞的重要手段

人体皮温温度研究显示,当皮肤温度降低至6℃时,运动神经受到抑制,使肌张力降低,而达到解痉并减轻痉挛性疼痛。当皮肤温度降至1℃时,感觉神经被抑制,由于感觉敏感性降低,而有镇痛麻醉作用。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神经低温刺激技术——低温冲击镇痛术,能让人体皮温在30秒内迅速降温到4℃-0℃,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成为了骨科围手术期的重要非药物镇痛手段。很多医疗机构已开始使用该技术手段作为药物镇痛的补充,在临床上获得显著的成效:

案例一:术前镇痛

患者女,50岁,左手前一天摔伤入院,肿胀疼痛,难以入睡。治疗前疼痛评分8分,因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1天2次治疗后(相隔首次治疗后4小时),疼痛评分3分,活动度明显增加:

案例二:术后镇痛

患者女,右肱骨骨折术后2天,切口及整个右臂发热、疼痛,难以入睡,治疗前疼痛评分8分,手臂周径31.5cm:

1次治疗后,疼痛评分2分,手臂周径30.7cm:

疼痛的产生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单个药物无法覆盖镇痛的多个环节,而单一的止痛机制也不足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因此配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患者教育、物理治疗等方法可减少药物的过度使用,给予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光谱治疗仪在皮肤烧伤的应用

下一篇:康复管理新系统--4E网络延伸应用(治疗师版)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